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陈旭
随着9月开学季临近,“学平险”再度成为家长群体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小学生群体的主流意外险种,学生平安保险产品(以下简称“学平险”)已成为多数有学龄儿童家庭的基础保障选择。
蚂蚁保平台数据显示,过去3年,每逢开学季,平台内“学平险”相关搜索人次均同比增长50%,市场投保需求呈现显著的季节性爆发特征。
不过,业内人士提示,学平险投保无需局限于开学季节点。由于学平险中的疾病住院责任通常设有30天等待期,提前投保可缩短保障空窗期,实现“早投保、早生效、早保障”,避免因等待期内出险导致无法理赔的情况。
与此同时,针对传统学平险理赔慢、流程不透明的行业痛点,当前部分互联网保险平台已推出服务升级方案。据了解,在理赔材料齐全的前提下,800元以内的小额理赔款可实现“秒赔”到账,2万元以内的报销款项则能做到“2日快赔”,显著压缩理赔周期,提升家长投保后的保障体验。
学平险,全称“中小学生平安保险”,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特点设计的一种保险,属于意外险的范畴,主要是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以及在上、下学途中可能会面临的意外风险。
2015年以前,学平险为强制投保,由学校统一组织购买。2015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相关指导意见,严禁各级学校代收商业保险费,此后学平险转为学生及家长自愿投保。
随着居民保障意识的提升,再加上学平险具有保障全面、价格亲民的优势,“为孩子投保学平险”几乎成为家长们的共识。
蚂蚁保平台数据显示,最近3年,每到9月开学季,平台上搜索“学平险”的人次均有约50%的增长。蚂蚁保意外险行业负责人吴一铭表示,学平险作为教育领域的老牌、主流险种,近年来竞争非常激烈。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保险产品经理苏晓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当前学平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多家保险公司通过价格竞争和渠道合作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
不过在其看来,消费者若盲目跟风比价,容易忽视核心需求。苏晓天强调,家长为孩子购买学平险时,要避免忽视条款细节而仅仅盲目地关注价格,而是应当仔细阅读保障责任、责任免除及保额等关键信息,确保产品符合实际需求。
“随着家长保险意识提升和消费升级,市场逐渐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服务体验、保障范围及理赔效率的全面竞争,监管政策的引导也促使行业竞争向更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未来行业将进一步分化,具备产品定制化能力、精细化服务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的机构将更具竞争优势。”苏晓天称。
在学平险进入投保旺季、各类儿童意健险产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如何科学配置保险方案、避开选购误区,成为家长群体关注的核心问题。
苏晓天告诉记者,消费者应当清晰认知学平险的“保障边界”——其核心功能聚焦意外伤害、意外医疗及部分疾病住院医疗,因此这一产品并非“全险”。
例如,普通门诊医疗(非意外导致)、重大疾病治疗、先天性疾病诊疗等均不在常规保障范围内,家长需根据孩子健康状况与风险敞口,搭配其他险种形成“组合保障”。
在儿童健康险配置方面,互联网保险平台慧择相关负责人表示,儿童健康险主要可划分为少儿重疾险、长期医疗险、小额医疗险三大类,在配置顺序上,建议优先考虑少儿重大疾病保险、长期医疗保险,再考虑小额医疗险作为补充。如果家长比较注重日常意外的风险,也可以考虑给孩子配置一份保额较高的综合意外险,额外加码意外保障。
苏晓天建议,家长在投保学平险时需重点关注两大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健康告知环节,尽管学平险的健康告知要求相对宽松,但故意隐瞒可能影响理赔;另一方面,务必确保投保信息准确完整,以免影响合同效力或理赔。
理赔环节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家长的保障体验。业内人士建议,家长在为孩子投保学平险后,应提前了解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时效及所需材料,以便在出险时能够高效办理理赔。
从学平险的一般理赔流程来看,当学生发生保险事故后,家长或监护人需在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报案后,需按照保险公司要求准备并提交相应的理赔材料,具体包括被保险人(学生)的身份证明、医疗费用发票原件、费用明细清单、病历本或诊断证明、出院小结,如果是因意外导致的事故,还需提供意外事故证明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