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8月13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创近4年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48%,深成指涨1.76%,创业板指涨3.62%。
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上涨。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1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694亿元,时隔114个交易日重回2万亿元上方。
“牛市旗手”活跃,大牛股再度涨停
今日早盘,“牛市旗手”券商板块表现活跃。国盛金控连续两日涨停,长城证券直线封板,港股中资券商亦集体飙升。
据券商中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业态的确出现了三大驱动:一是由于T0客户数量增加、规模加大,部分券商的算力已经明显不够用;二是有大型券商表示,近期客户保证金规模稳步增长;三是存量客户加杠杆明显,这一点也可以从融资余额的增长中体现出来。
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结构调整面临拐点,低利率及资产荒下,险资、理财、公募的权益类占比均有望触底回升。增量资金接力入市打开券商经纪、两融、资管、投行等业务的增长空间,证券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大牛股长城军工再度涨停。近两个月累计涨幅已达425.33%。
午后脑机接口概念再度活跃,创新医疗走出7天4板,此前浙江东日3连板。
消息面上,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我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要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落地应用;到2030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
午后机器人概念拉升,中马传动走出11天7板。
消息面上,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将展开26个赛项、487场比赛、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
后市怎么走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近日在研究报告中表示,无须质疑本轮行情的上行趋势与市场空间。而居民增量资金入市将成为本轮“慢牛”行情的重要驱动,看好下半年A股冲击2024年高点。
国金证券分析师宋雪涛同样认为,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险资提供长期支撑。在本轮牛市行情中,国家队托市力度减弱,公募机构行为谨慎,保险资金持续入市,情绪层面的增量资金则来自散户与外资。
对于未来走势,浙商证券在8月11日报告则指出,2024年“924”行情启动,确立市场长周期底部,2025年4月7日后市场走强,走出A股史上第5轮牛市。目前A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中,预计上证中长期目标大概率已不再局限于挑战3674高点附近。
太平洋证券则表示,A股轻舟将过万重山,目前看中长期的上涨趋势并未打破。最近的政策倾向不断透露出未来财政支出的方向正逐步转向居民端发力,这是未来经济恢复潜力的基础。
配置方面,中邮证券分析师黄子崟建议重视科技成长估值修复机会。3月以来持续调整的以AI应用、算力链、光模块为代表的TMT成长方向也将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创新药与CRO的基本面出现转变,中国医药出海逻辑仍能持续交易。
中金公司建议关注景气度高且业绩可验证的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等板块;业绩弹性较高,受益于居民资金入市的券商、保险等行业;红利板块仍具一定配置价值,低波动特征契合低风险偏好资金,且险资等配置型机构需求稳定。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指出,两融余额高企反映风险偏好回升,但需警惕杠杆资金的顺周期放大效应。历史数据显示,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后,市场通常经历10%—15%的震荡整理,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投资者可采取“哑铃型”策略,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同时密切跟踪政策信号与外资动向,在波动中捕捉产业升级与流动性宽松带来的收益。
此外,从中长期视角看,长城基金基金经理曲少杰建议,在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情况下,同时关注A股、港股市场或能更全面地把握科技股机遇。一方面,A股的供应链企业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无论是传统的T链、果链,还是新兴的AI芯片产业链,均在全球分工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港股的科技互联网属性尤为突出,聚集了大量中国互联网巨头,这些企业直面消费者,在应用创新层面优势显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