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 | 《BUG》栏目 徐苑蕾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加班的通报表扬》的文件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被网友直指为“畸形加班文化”。榜单显示,员工7月加班时长最高达159.96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4小时。
有律师观点明确指出,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需遵循自愿原则,且每月不得超过规定上限36小时,强制加班或变相鼓励超时加班均属于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有权介入处罚。
网友的愤怒更是溢于言表。有评论尖锐指出,“159.96小时意味着员工几乎失去了全部个人生活,这是对劳动者健康的严重透支。”也有曾遭遇类似经历的网友留言:“没有加班费的‘奉献’,不过是职场PUA的遮羞布。”
需要指出的是,强制加班的现象并不罕见,但大部分情况下,员工都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在社交平台上,有自称是电信、TEMU等公司的员工都表示,曾被上级要求强制加班。
随着事件发酵,《BUG》栏目发现,涉事公司已在招聘平台下架。但舆论的追问并未停止:在“加班文化”屡禁不止的当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何时才能真正落地?
加班160小时被称“榜样”,律师:超法定上限
根据网传《关于加班的通报表扬》中的榜单,7月加班时长最高的员工达159.96小时,平均下班时间为晚上11点12分,最低加班时长为68.41小时,平均下班时间为晚上7点56分。
在通报中,加班员工被称为“高度责任感、默默无私加班奉献”,“是所有员工的榜样”。同时,公司在通报中号召全体员工学习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BUG》栏目注意到,该网传通报落款为“驿赛电商”。天眼查资料显示,驿赛电商关联公司为上海驿赛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为2016年7月,由一自然人全资持股。此外,年报信息指出,2016年—2024年该公司参保人数为0。
根据BOSS直聘资料,该公司规模为100~499人,主营体育健身用品,现拥有10多家电商店铺,公司上班时间为8:30至17:30,简介中还提到“排班轮休,偶尔加班”。不过,《BUG》栏目发现,该公司目前已下架招聘信息。
北京中银(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斌表示,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加班时间上限为每月36小时。驿赛电商的做法属于违法加班,可能面临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罚。
有评论观点则指出,前述流传通报中的数字背后是触目惊心的劳动透支,159.96小时意味着平均每天工作超14小时,相当于在法定8小时工作制外,每天额外加班6小时。即便是最低的68.41小时,也远超《劳动法》规定的每月36小时加班上限,几乎是法定标准的两倍。
对此事件,不少网友表示曾有相似经历。一位网友称,“我以前公司也发过这种,关键是我们这个岗位还没有加班费。”也有网友批评此举是“职场PUA”,将违法加班美化为奉献。
需要指出的是,强制加班的现象并不罕见,但大部分情况下,员工都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在社交平台上,有自称是电信员工发文称,“天天让加班到晚上10点,还没有加班费,节假日还要值班,还没有三倍工资。”还有TEMU已过试岗期的员工称,公司要求强制加班,根据群聊截图,员工被上级要求加班到晚上7点半,上级称试岗期没有加班,但是过了试岗期一般需要加班,一般加到晚上8点半的区间。
加班乱象屡被热议,奇瑞董事长带头反思
各行各业的加班乱象曾经多次引发外界热议。去年,一位认证为“奇瑞员工”的网友发帖称,奇瑞汽车内部存在强制加班行为,每周加班时长需大于20小时并且没有加班费,仅补贴10元餐补。
另外,爆料还称,员工加班调休时间严格限制,部分部门禁止调休申请、禁止请假,还会依照加班时长进行末位淘汰。为了掩盖加班事实,员工的默认显示打卡下班时间为下午5点。
韩斌表示,判断加班现象是否违法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员工是主动加班还是强制加班。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强迫员工加班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加班需遵循自愿原则,且不能超过法定36小时上限。
韩斌还表示,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若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拒付加班费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加班工资标准分为三档,平日加班不低于工资150%,休息日加班不低于工资200%,法定休假日加班不低于工资300%。
随着加班乱象日益受到外界和相关部门的关注,近年来,部分企业纷纷推行强制下班、减少会议等措施,反对无效加班。
今年3月就有报道称,美的开始提倡各部门严谨控制加班,规定晚上6点20分不允许还有员工在公司加班,同时也禁止员工就餐后返回工位继续加班的现象。年初,美的明确关于简化工作方式要求的“六条禁令”,其中包括“严禁下班时间开会、形式主义加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日的一场内部会议上,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也对公司的加班乱象作出回应。他坦承,过去奇瑞在加班方面做得不太好,“非常不人性化”,并对此表达“深深的歉意”。在会议上,他还要求今后周六不要组织会议。
加班乱象的背后,折射出部分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尽管法律明文规定加班上限和补偿标准,但执行乏力让“畸形加班文化”屡屡钻空子,而这份《关于加班的通报表扬》的曝光或再次在业界敲响警钟。
社评称“要遏制畸形加班文化”
工人日报今日发表社评文章:近年来,畸形加班现象不时被网友和媒体曝光。不难想象,如果劳动者长期被这种畸形加班文化裹挟进而超负荷工作,极有可能产生身体过劳、心理抑郁等后果,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对企业发展而言,一味鼓励加班,忽视甚至漠视劳动者的正常休息权,同样隐患重重,比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企业低效运行的问题、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不强,等等。员工当然要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拼搏奋斗,但这种拼搏奋斗和贡献度绝不应由加班多少来衡量。
该文章指出,向畸形加班文化说“不”,期待更多企业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依法依规用工,以更人性化的价值理念、更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打造职场生态——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能将员工身心健康和职业获得感作为一笔重要财富,理直气壮表扬“加班多多益善”的事情或许会越来越少。说到底,体面工作、幸福生活才是员工期待的“嘉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