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
2025年的公募基金市场可谓“柳暗花明”。
上半年A股先抑后扬,关税阴云消散叠加政策利好释放,沪深300指数近一年涨幅逾15%。
然而在这片暖意中,信达澳亚基金的一纸公告却透出寒意:8月1日,基金经理是星涛因“个人原因”清仓式卸任在管的三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彻底退出投研一线。
此次离任未伴随任何岗位调整,急流勇退的背后,业绩的溃不成军早已埋下伏笔。
溃不成军:三只基金亏损逾5亿的残酷真相
是星涛的卸任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预兆。
这位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的“老将”,在信达澳亚的三年却遭遇职业生涯的滑铁卢:
信澳优势价值混合:任职3年8个月回报-23.89%,跑输基准11个百分点,2022年-2024年三年期间,共计基民亏损4.22亿元,管理费照收5173万元;
信澳价值精选混合:截至8月1日,累计净值0.7933元,任职回报-20.67%,2022年-2024年三年期间,1.20亿元亏损与管理费1477万元形成刺眼对比;
图:信澳远见价值混合的合并规模变化,来源choice
信澳远见价值混合:截至8月1日,任职回报为-10.63%,成立以来收益-10.63%,规模从3.46亿缩水至4660万,几近清盘边缘,2023年-2024年两年期间,基民亏损1067万元,管理费收取180万元。
三只产品上述合计吞噬基民财富5.53亿元,管理费却高达6830万元,盈亏倒挂的残酷现实让“个人原因”的解释显得苍白。
市场猜测纷至沓来:究竟是业绩过差触发公司止损,还是人才流失漩涡下的被动出局?
是星涛卸任后,三只基金的接棒者已火线上任:李晓西独掌信澳优势价值混合和信澳价值精选混合,胡巧云与何静携手接管信澳远见价值混合。
这些新任者虽背景光鲜(如李晓西为现任副总),但临危受命能否扭转颓势仍是未知数。
对投资者而言,此事恰似一记警钟:当基金净值节节败退,管理费却旱涝保收;当“价值投资”口号响亮,业绩却溃不成军——警惕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或许比择时选基更为迫切。
毕竟,基金经理可以“个人原因”潇洒离场,基民的真金白银却已血本无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